原標題:駐扎西安一周多 逾千市民朗讀亭內(nèi)留音
《朗讀者》線下朗讀亭的熱力持續(xù)發(fā)酵——昨日是朗讀亭駐扎西安的第9日,根據(jù)工作人員統(tǒng)計,9天來已有超過1000名古城市民走進這個小小的亭子,留下自己的朗讀聲畫。雖然昨日下著冰冷大雨,但朗讀亭前排起的長隊,無聲地顯示著這座古城火熱的“悅讀”溫度。
有人不到8點就來排隊
按照央視規(guī)定,朗讀亭每日10點開始“接待”朗讀者,但昨日上午10點剛過,當記者趕到“漂流”至省圖書館門口的朗讀亭時,亭子前已排起了40多人的隊伍,男女老少都撐著傘。
“今天是工作日,下著大雨,氣溫又非常低,但是最早的市民不到8點就來排隊了。”欄目編導(dǎo)費株株告訴記者,古城人民的熱情,讓整個節(jié)目組感動之余,非常欣慰。在過去的幾天,無論是曲江書城前,還是大唐芙蓉園門口,以及昨日的省圖,朗讀亭所到之處,都受到西安市民的追捧,“西安是一座很有文化底蘊的城市,我看到很多朗讀者都帶來自己創(chuàng)作的詩或文章,并且也樂于和我們分享他們原創(chuàng)文字背后的故事。和朗讀者聊天過程中,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文學(xué)的熱愛,對閱讀、朗讀的熱愛”。
西安人對閱讀的狂熱讓陪伴朗讀亭走過很多城市的費株株有些“驚呆了”——上周末,她在朋友圈秀出兩張西安朗讀亭前大排長龍的照片,并標注“西安,西安!”費株株告訴記者:“周日下午2點我們就不讓排隊了,勸大家第二天再來。就這樣還是錄到了晚上8點多。”
《鄉(xiāng)愁》《背影》被朗讀較多
這些天,在朗讀亭前,記者見到了白發(fā)蒼蒼的老者,幼稚園的孩子,懷孕七個多月的孕婦,甚至還有本地的“熒屏紅人”交警老尋。
朗讀亭外,一張小桌子上擺放著一本朗讀登記冊,每位參與朗讀的市民需要登記簡單的信息和朗讀作品。記者翻閱發(fā)現(xiàn),余光中的《鄉(xiāng)愁》、朱自清的《背影》、林徽因的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》等是被朗讀較多的作品。為“感恩父母”而讀,則是不少市民的朗讀主題。
幾乎每位朗讀者背后,都有一個故事。59歲的趙瑞玲就是其中之一——昨天8點多就趕到省圖,排了兩個多小時隊后,趙瑞玲終于走進了朗讀亭,當她深情讀起寫給去年去世的母親的信時,言語中的思念與愛意讓人動容。
“媽媽去年3月1日走的,81歲。”趙瑞玲在這封信中,回憶小時候的一次下雪天,母親下班歸來,檢查孩子們棉鞋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她的棉鞋破了一個大洞,立刻將雙手伸入被窩給她暖腳,然后熬夜縫了一雙新棉鞋。第二天她就穿著這雙鞋去上學(xué)。“我非常想念媽媽,懷念媽媽。她要強又開朗,對我的影響很大。”趙瑞玲說,為了這次朗讀,她專門將這封寫給母親的信做了刪改,想讀給天上的母親聽,也希望讀給天下所有的母親聽。
目前,朗讀亭已分別入駐過曲江書城、大唐芙蓉園、省圖書館,從今日起將在陜西歷史博物館前駐扎5天,然后再“漂流”至西安交通大學(xué)等地。